学楷书,笔法正确就能写好字吗? 你还不如王羲之的方法,核心中的核心

很多人学了楷书就直接入笔。

我想,如果笔法正确,我就能学好楷书。 我并不是说笔法不重要,学笔法之前你的方法一定要正确。

笔法和方法不是一回事。

有的人学了多年楷书,笔法没有什么问题,但就是写不好,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精力少了,划水少了,能量流少了,活动少了……总之,总感觉少了点什么。

你仔细看他的笔法,是没有问题的。

这就是我说的一个典型例子,学习楷书是正确的,但是方法有问题。

王羲之写书法,强调“自然”两个字,字的大小要自然,排列要自然……等等,书法要自然。

这个方法看似简单,但很多人不重视。 我确实认为这很重要。

因为成就自然是一个心合一的过程,也就是古人所说的心手合一的过程。

笔法没错,只能说把点画的形状写到位了。

然而,你却忘记了,书法是用来表达你的内心的。 没有这层,你的书法就会僵硬、毫无生气。

有的同学读了欧阳询的《九城宫》,样子已经很相似了,但总感觉怪怪的、生硬的。

问题是你的笔法写得不自然,全神贯注于画葫芦。 我心里还是紧张的,生怕画出来的样子不像。

心态不自然,手感不自然,即使笔法正确,点画形状正确,整个人物却是僵硬的。 因为没有灵魂。

改变的方法就是让它变得自然。

因为它会自然地产生韵味,自然地产生笔画,自然地使人物活跃起来……你看,我上面提到的所有学习楷书的缺点,都用这个方法解决了。 简单且实用。

书法如何才能自然?

首先,心情要自然。

第二,书写要自然,指点真理,掌中之物,就是做到书写自然。

第三,字体自然,字符本身有自己的大小。 不要为了整洁而故意将它们放大或缩小。

第四,笔画自然,不要刻意画字。 是自然书写,不是画字,

结论:

学习书法,不要只是低头苦练,而忘记了书法的最高原则—— 自然。

这是核心中的核心。

这个道理不仅适用于楷书,也适用于篆书、隶书、行书、草书。

为什么古人说好的书法是无心写的,随手写的,往往会出优秀的作品。

当你无心的时候,往往就是你无心的时候。 正如《金刚经》所说,无处住而心生。 这就是状态。

性生其心,心是书法的灵魂,所以书法也有生命。

本文原创内容来自作者公众号:毛笔书法

四位优秀教师硬笔出版新作,行云流水,飘逸空灵!

老师的新作品

冉志波

来自甘肃会宁。 斋号为圣骨汤。 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高级书法培训师、注册书法教师、甘肃省硬笔书法协会会员、陕西省硬笔书法协会会员 尖笔书法协会会员、全国中小学书法教学联盟会员、会宁县书法协会会员。 作品被嵩山少林寺永久收藏。 从事书法教学与培训多年。

沉志明

《书法报》第十二期全国硬笔书法骨干教师进修班结业。 湖北天门人。 中国硬笔书法协会注册高级教师。 2019年,他创办楚墨香书社,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辅导书社学生在学校及市区书法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安吉

《书法报》第十二期全国硬笔书法骨干教师进修班结业。 甘肃庆阳人,碧云书院书法老师。 入选“邯郸云”国家标准写作大师,荣获《书法报》第十二届全国硬笔书法骨干教师高级研讨会现场创作“十佳提名”。

卞一国

书法新闻第十二期全国硬笔书法骨干教师进修班结业。 高级职称,福建省闽侯县第六中学书法教师。 中国硬笔书协会会员、中国硬笔书协会注册硬笔书法教师、福建省硬笔书协会会员、福州市书法协会会员。

书法初学者:我觉得先练大写字母好,还是先练小写字母好

很多人在第一次学习书法的时候,都会有这样的疑问:我应该先从大写字母开始练习,还是先从小写字母开始练习? 今天我就这个问题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个人的一些看法。

学习书法,对于初学者来说,我通常建议从大写字母开始。 是什么原因? 因为大写字母更方便我们观察和了解每个笔画的运动轨迹,掌握笔画的应用和笔画的趋势。 这里的大写字母,我们通常指的是直径在9-12cm以上的字符。

在大写字母的练习中,我们首先要选择一本好的字帖,可以是颜真卿的《颜钦历碑》、《多宝塔碑》、欧阳询的《九成宫》等古代经典碑刻。 您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

拥有一本好的字帖,就像找到了一位好老师,可以指导我们学习正确的笔法和技法。 然后,我们就要全身心投入到抄写的过程中,就像我们跟着老师一笔一划地写,学习每个字的结构和笔画。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也需要提前制定计划,给自己设定一些具体的目标,比如每天从笔画或结构上练习。 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规定每天至少要写多少字,从长远来看,为自己进行一次学习总结。

当我们有了预先的计划和具体的目标后,我们就可以循序渐进地练习,这样我们的书法水平才能得到更好的提高。

另外,我想强调的是,学习书法不仅仅是为了练习写作技巧,更是为了将其运用到日常的写作和创作中。 在此期间,我们需要不断地与其他书法爱好者交流和讨论,以学习的态度欣赏别人的书法作品。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领略书法艺术的独特魅力,体验笔尖与纸墨的舞动,这也是学习书法过程中的重要体验。

不过,当我们比较熟练地掌握了大写字母的书写之后,我们就会开始练习相对较小的楷书。

可以从4-8CM汉字开始练习。 这个阶段需要我们对字体结构和笔画进行更精细的观察和练习。

通过汉字楷书的练习,我们可以更加熟练地运用笔法,更加准确地把握形体结构。 这个阶段的练习是学习书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阶段,也是我们有效提高书法水平的练习阶段。

我想再次强调的是,无论先练大写字母还是先练小写字母,只有坚持不懈的练习。 只有这样,才能逐步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从一个书法初学者转变为一个能独立创作、欣赏书法的书法爱好者。

希望我今天的分享能够给您带来启发。 让我们一起认真练习,享受书法的乐趣,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大家加油,期待与您在书法道路上共同进步!

如何快速入门书法? 王羲之另辟蹊径,不从楷书开始,初学者入门更快

如何快速入门书法? 一直是人们讨论的话题。

一般的方法是从楷书开始。

优点是楷书的重点是点画。 初学者的弱点是点画。

但是有一个缺点,初学者容易模仿猫和老虎。

没有笔力的点画,即使你这样写也是失败的,也就是说你还是没有入口。

但王羲之却找到了另一种入门书法的方法。

王羲之作为书法水平最高的人,一定有他的理由。

王羲之教王献之书法时,要求他练篆书而不是真书(楷书)。 篆书是指篆书、篆书。

一位老书法家说,篆书就是一笔,从头到尾,粗细都是一样的。 看似简单,但写好篆书并不容易。

王羲之让王献之练篆书而不是楷书的原因有两个。

第一个原因,

《振兴草》中的很多字都来自于篆书。

王羲之让王献之苦练篆书,让他知道字的来源,为他以后的改变打下坚实的基础。 书法风格要创新,字必须有来源,不能随意创造字。

第二个原因,

是练笔。

篆隶真草型、真书笔画最多,如雍字,有八笔。 中国有句古话,多则乱。 太多的笔画很容易让人迷惑。

我上面说了,篆书只是一笔,但所有的笔画都是由这一笔发展而来,可以说是笔画的始祖,所有的笔画都必须遵循这个总的原则。

这个总的原则是,

无论往哪个方向写字,笔毛都要“顺”,不能有笔毛扭曲的现象,即不能有任何扭曲现象。 扭锋现象。

看上面的篆书,每一笔都必须流畅,才能写出这样圆润的线条。

我以前的老师告诉我吴昌硕的篆书非常好。 他的特点是写篆书。 他常常把头转向笔背,观察笔触是否流畅。 只有笔顺了,才能放心地写字。

现在你明白王羲之为什么让王献之苦练篆书了吧。

真书后期,用子八笔每一笔都要在这个前提下写出来,才能写好。 可见,这一笔画是书法所有笔画的基础。

结论:

道从一生到二生,从二生到三生,从三生到万物。 书法中的“一”是什么? 这个“一”就是篆书的笔画。

高手只有一招,而这一招是基础中的基础。 把这一招练到炉火纯青,以后无论写什么文体,都会游刃有余!

现在很多书法学习者都很浮躁,什么都想学。

今天学楷书,明天学行书,后天学隶书。 事实上,你什么也学不到。 看似你在努力练习,但实际上你根本没有入门,失败在所难免。

本文原创内容来自公众号:毛笔书法

数字时代,我们为什么还要学书法?

问报

“如果说汉字是中华文化的源泉,那么书法就是中国艺术的源泉。”

如今,社会上掀起了一股“书法热”,书法也被列入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大纲。 全民热衷练书法是好事,但缺乏文化底蕴,纯粹追求技艺。 这可能是错误的。 本期问吧,我们邀请书法家、北京语言大学教授朱天舒来谈谈学习和欣赏中国书法。

漫长的书法学习之旅

@齐乐蓉蓉:你从哪里开始学书法? 楷书、行书、草书的学习顺序是什么?

朱天舒:你可以从篆书、楷书开始学习书法。 关键是要了解它们的字形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使用画笔。 楷书是“现代书体”的基础,学好它非常重要,但最好从篆书开始,这将有助于你了解汉字的早期形制和毛笔的基本使用方法, 并体验文字的古老含义。 掌握篆书对于学习隶书、楷书、行书等具有重要作用。篆书初学者可以先了解篆书基本笔画的组合和笔顺。 篆书的基本笔画组合和笔顺虽然没有绝对的规则,但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有些看似复杂的结构只要分解起来其实并不那么复杂。

一代名家谢稚柳告诉弟子,我用最笨的方法学书法,效果还不错

谢稚柳是我国现代著名书画鉴定家、书法家、画家。 他是现代海派书法的代表人物。 他是继沈尹默、白角、赖楚生之后的海派书法名家。 。

我们现在学书法都喜欢耍小聪明,总想用所谓的“聪明方法”来解决,而不愿意下功夫。

让我举个例子。 现在学毛笔字的人很少是为了模仿,大多以熟练为主。 比如张旭的《古诗四帖》,一代名家谢稚柳先生就用了最笨的方法。 学习前先打勾,然后填写墨迹。 操作如下,将准备好的字帖用保鲜膜覆盖,保鲜膜也不错。 放一张纸,并用玻璃复印桌在其下方点亮一盏灯。 首先描红边,准确把握字体形状、字体风格、字体粗细变化。 取下灯后,开始注墨。

20世纪80年代之前,没有先进的复印和绘图设备。 传统复印时,有些人在夜间使用手电筒和遮光灯,条件较差的则使用无烟蜡烛。 ,做一个简单的小酒精灯,光线从下面向上射,用这种最原始最笨的方法描出轮廓。

有些人会写清单书。 晚上,他们用手电筒或蜡烛将文字放在距离光源很近的地方。 墙上的字立刻被放大了很多倍。 根据自己想要的字的大小,调整与光源的距离。 用碳笔或铅笔标记大字符。 通过这种方法,字符可以随心所欲地变大。 对于那些早年从事广告的小老板来说,让人用拖把写两三平米的字是不可能的!

想想景区里那些“超大”的人物,也是用这个技巧来解决的。

画好边框后,第二天白天就可以用墨水写字了。 无论什么时代,有困难,只要有爱心的人,就会找到解决办法。

以上传统的小技巧至今仍在使用,而现在“痕迹”技术已经很少使用了。 谢稚柳先生遇到复杂、难懂的文字就是“抄袭”,这就是他的解决办法。

谢稚流是一个多么厉害的人啊。 他绝对聪明。 民国时期,谢稚柳与张大千交往密切。 这个圈子绝对是聪明人的圈子。

这么聪明的人却用了这么愚蠢的方法。 我们普通人在学习中常常喜欢搞恶作剧,抄帖子抄书,抄帖子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说白了就是不想动脑子。 学习本身就是一件痛苦又快乐的事情。 重复确实很容易,但你学不到任何东西。

唐初,出现张旭的《古诗四帖》。 许多书画收藏家和著名书法家都认为《古诗四帖》是假的,其中包括著名的启功、徐邦达、杨仁恺等人。 鉴赏家中,只有一个人提出了强烈反对,这个人就是谢稚柳先生,他认为这件作品是真品。 谢稚流认为《古诗四帖》的风格和精神与古书记载的评价如出一辙,因此认为这是张旭的真迹。 此外,谢稚柳从颜真卿、怀素的传世墨迹中发现了与《古诗​​四帖》的笔法、气息、结构有一些相似之处。 有很多相似、相同的信息,比如身材、作者的性格习惯等等,可见两者之间的根本原因。 谢稚柳断定《古诗四帖》是张旭的真迹。

谢稚柳出示了多种证据和材料。 1978年《书法》杂志第1期发表题为《古诗四帖真伪》的文章,主张谢稚柳、张旭的真伪。 被大学教科书和国家出版物采用。

据记载,方争辩时,谢稚柳感到非常不舒服。 比较接近张旭的原著,人物的造型和气势也接近原帖。 后来,他又制作了几本密本。 如果写在旧纸上,我相信可以欺骗很多专家。

先生 谢稚柳是一名大学生,却用了如此愚蠢的方法。 我们也应该时时学习。 静字的过程说起来容易,尤其是“飞白”草书,墨色的变化,接续过渡的顺序,有时写一个字比写十个字还难。

我是四海艺术,每天分享一点书法知识。

学习书法有四个境界,如何更进一步? 查一下,你在几楼?

文本 | 一尺书法网主编

丰子恺在其恩师弘一法师(李叔同)所著《禅灯梦影》的序言中描述李叔同先生出家的原因时,提到了人生的三个境界,即:物质、精神、 和灵魂。 而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也提出了非常著名的三境界:“古今有大事业、大知识者,必过三境界:”昨夜西风枯绿树。 。 独自登上高楼,眺望世界的尽头。 “这是第一状态。” 腰带渐宽不悔,因一笑而憔悴。 “这是第二状态。” 众人寻找他千百遍,蓦然回头,那人却在那里,在灯火阑珊处。 近代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还提出了颇有影响的人生四境界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相对于生活、事业、甚至学习的几个层次或境界,书法学习其实有一个非常通俗的四层次境界,分别是:一、形不似,神不似; 2. 形似神似; 第三,形不似,神似; 第四,形不似,神似。 听起来有点像绕口令。 我们说书法学习,一般来说主要是讲学习和掌握书法临摹、创作的方法和方法,从而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和效果。 因为对于书法来说,临摹古代经典是学习书法的必由之路,所以我们这里要总结的书法学习的四个层次也是从书法临摹创作的层面展开的。 为了让大家对书法学习过程中的四种境界有更清晰的认识,这里我们以图文形式总结出来与大家分享。 有兴趣的书法家和爱好者也可以对比一下,看看自己处于书法学习的哪个层次。也希望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能够在帖子中互动,谈谈你对书法学习四个境界的看法,甚至分享你自己的 如何学习提高书法临摹创作水平的心得体会。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书法学习的初级阶段,因为当你开始学习书法时,无论你是小孩还是成人,你对笔、墨、 纸砚,基本笔法你都不熟悉。 如果你不知道如何观察经文中的框架结构、点画形式、全文的构图、墨色变化等,那么它在形状和表情上都与经文上的文字非常相似。 不可能的事情,这就是我们经常听到书法初学者经常感叹说的:唉! 怎么写都不像啊! 这种不同,就是我们所说的书法学习的第一层次,即“形异神异”。 这也是书法学习者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 这个过程的长短取决于老师的教学方法。 个人学习能力的强弱、投入训练的时间以及专注程度都有很大的关系。 但我们应该明白,书法学习从一开始最关心的两个层面就是形与神,这也是贯穿书法学习始终的两个层面。 就书法学习的步骤而言,首先要解决形似,然后逐步走向“形神似”的境界。

*下图来自网络。 可见,这应该是一个刚学书法的孩子的日常课。 从人物的造型、外貌来看,应该还是“形异神异”的程度。 。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训练,我们对笔、墨、纸、砚等这些书法工具和材料有了相当程度的熟悉和适应,也掌握了书写的技巧。 达到一定程度的点化。 说白了,这个时候我们可以说已经进入了书法学习的第二个层次。 这一级别的目标和任务是力求书法帖形式的相似性。 也就是说,在你临摹的字形、神态上,你应该让人看出你学的是书法家的哪一本书。 唐代孙过庭在《书书》一文中说:“谨守者,重于模仿者。” 这是书法临摹中的一句名言,意思是在临摹古代书法帖时,首先要仔细观察,准确到每个字、笔划的位置、方向、长短、形状等,在实际临摹时 ,原模型人物的笔画和结构越相似越好!

杨梅书法教授:学书法并不难,只要掌握了这个练习方法,水平就会突飞猛进

先生。 邱振中,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当代著名书法理论与创作家。 他认为学习书法并不难。 只要方法得当,刻苦努力,学习书法就不再是难事。 这是一种愉快的学习书法的方式,也是一种有效的学习书法的方式。

前进是相对于隐藏前方而言的。 藏正面是隐藏笔尖落到纸上或离开纸的痕迹,藏正面是不隐藏笔尖落到纸上或离开纸的痕迹。 写字必须有正面、隐正面、甚至侧缝,这样笔才能变化。

书法家有时完全用楚风书写

除篆书外,其他隶、楷、行、草都可能同时使用楚风和藏风。 正面的写法有两种,即摆动式和抬起式。

毛笔沾墨,毛笔在空中左右摆动,在纸上写下锋利的线条。 注意挥拍时,手掌要不断旋转、翻转,手掌和小臂要保持平衡。

手掌和手腕位置

各种笔画练习

藏风画笔,调整笔尖的指向,不要动,只是摆动手腕,让笔尖向右摆动。

臧峰写下,向左、向下摆动。

练习以下招式,做各种连续挥拍练习,各种前后组合练习,学会切换。

隶书的蚕头和燕尾是典型的藏式正面、正面、摆幅练习

藏式正面、正面、摆动练习

如果您想购买《中国书法167练习》,请点击下面的“了解更多”

如何自学书法?

如何自学书法? 学习书法的方法历来有不同的方法,成功的方法也有很多。 总结这些成功人士的规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简贤贤的书论是写作的基础

书法理论一直是历代书法家总结的经验教训。 经过几十万年书法家的实践,传世的书论就是经典的法则,以免重蹈覆辙。

先写字,后书法

书法的主体还是书写。 一开始建议从实用的方向努力学习,包括汉字的基本书法和笔顺,以及书写内容的优雅和流畅。

提示帖子始终贯穿

成功的书法家从来都是文案大师。 古人的书法,是书法的标准。 笔法、结构要有本源,才能雅致。 长期坚持不懈的临摹创作,是效仿古人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 当然,这里的“帖子”是值得效仿的。 古代铭文很多,需要慧眼识珠,向高手学习。

简应从隶书开始

古人所写的经书有很多种,有楷书、草书、隶书、篆书等。 最好从哪里开始? 书法家(书论家)历来各持己见,理解各异。 我认为,相对来说,隶书是基础,从楷书、隶书、篆书入手比较合适:

1,初学者要注意章法,才能进入正轨。

楷书八法(横、竖、左、右、点、勾、挑、折)齐全,最为严格。 楷书的笔画沉稳,如慢动作,一举一动都完整、有条不紊。 它的点画和结构都非常精细,最能训练基本功,培养不浮躁的心态。 这才是得法、入门的正路。 好友潘天寿说得好:“学书法,必求规矩,要正式,必从正楷开始。”

凯鲁里,天气平静。 走如走,草如跑,天气如飞。 学完楷书,再学行书、草书,只是先静后动,符合操作流程,切换也更方便。 所以宋代的苏东坡很有哲理地说:“书法备于隶书,溢于行草。若读不懂隶书,而能行草,则不能尝壮语,而可谈之,则无价值。” 书法,应从方便出发,才能早见成效。

从汉字形成和演变的时序来看,楷书是最终的字体,也是当今使用最广泛、流行的字体。 我们对它的外观感觉更加熟悉,从这里开始,与从篆书、隶书、草(行)开始相比,降低了识别的难度。 而且,学了之后,立刻对日常实用大有裨益,而且还有另外一个效果,何乐而不为呢?

笔法是学书的关键

“笔法,是用毛笔写字、点画的方法”(沈尹默《书论》)。 “书法以用毛笔为主,字的结法也需要工夫。草书时有传世,千古用毛笔不易”(赵蒙《兰亭十三跋》)。 “书法之妙,在于用笔,应以要领为主,周而复始,运笔甚巧,自有匠心”(康有为《广艺周双艺》)。 古人对笔法给予极高的评价和高度重视,因为笔法是书写的关键。 因为书写时所用的笔不同,可能叫刷牙,或者叫填色,或者叫涂鸦……效果相差甚远。

笔法在运用过程中,表现为提、压、捻、转或作、转、慢、斋等,而在书迹(墨)中则表现为轻、重、圆、方、续、断、润、躁等,这就是艺术风格的展现,艺术语言的深邃,稍有不同,就大相径庭。 笔法的精致、丰富、复杂是不容忽视的,需要花费很大的功夫。 只有掌握了各种笔画的书写方法,点画才能更加千变万化,字迹更加生动。 如果你能运用自如、熟练,就可以说你已经掌握了书法的钥匙。

坚注重书法内功的修炼

古代的书法家都是文人,但现在的“书法家”太多了。 书法学习到一定阶段最终决定了书法家或者学术造诣的高度,学术造诣的丰富程度决定了一个人的艺术高度。 所谓品德内功,是指对国学、艺术等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积累,需要努力打造。

坚持学习

米芾曰:“一日不读书,则乏味。我以为古人不曾一度废书。”

水到渠成

何绍基说:“书法家必须建立自己的家族,其目的是融化古人,形成自己的家族。” 学好传统的最终目的是改造传统、灵活运用传统。 这种“转变”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不需要刻意就能做到。

学习书法常遇到的5个陷阱,我都曾陷入过,方法比努力学习更重要

我是一个退休老人,字写得不好,就像很久没有刮的老胡须。

今天说出来,我告诉你,你来审批,顺便看看你被录取了吗?

第一:

需要花很多时间来发布字帖,使其具有“大致”的外观。 经过长时间的文案,我已经处于“半熟”的状态。 抄本感觉很相似。 没有字帖,就没有脊梁。 这种“全局”学习是一种非常低效的学习方式。 我不断重复我的错误,我不断重复我的优点。 这是典型的“恶性”加“良性”循环。 据学术老师介绍,这是典型的“循环”。 很多人一生都在一个圈子里度过。 正确的做法是进行专项训练,把笔法、书法、构图等“走字底”等细节一一过一遍,把帖子上所有的“走字底”都带出来,掌握核心的“曲折”,有多少变化,有多少种写法,什么时候用这个变化,什么情况下用那个变化,明白这些原理。 有心人花一个月的时间写一首点画,一年后“练好这点画”的感觉就是“泳子八法”。 这是最愚蠢、最愚蠢的捷径。

第二:

当我读一篇文章时,我经常用彩色笔划和横线突出要点,这样我下次阅读时就能立即知道要点。 事实上,这种方法是不正确的。 强行“穿越”并不能帮助多少记忆。 如果你想记在脑子里,就在要点旁边加上自己的想法,用经验和感悟记录下核心词。 概括一段话、一句话。 这样才会形成一条记忆链。 把划线改成小学习笔记,效果会强很多。

如果下图所示的学习方法速度慢,但是效果好,见效快,现在就试试吧!

第三:

学习书法不是“炫耀”书法,也不是不断练习。 我经常忽视学习,一直生活在一种“练习”的状态中,埋头苦干,抄写字帖。 学习书法被认为是练习书法的过程,所以这个陷阱害了太多人。 即使每天学习一个很小的技能,长期的积累也会非常有效。 如果你想的太少,你应该把你不知道的事情列出来,以便查漏补缺。 总是寻找自己不差的地方,埋头重复努力,大部分都是无用功。 我犯的错误最多。

第四:

我学书法多年,却很少创作。 一旦我创造出来,它就很丑陋。 我经常犯这样的错误,这个陷阱很深,我总觉得贴子不怎么样,何必谈创作呢? 事实上,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一旦我犯了一个错误,我就错了几十年。

创造是检验模仿的唯一途径。 如果模仿不深、不到位,抄几首古诗就会暴露它的破绽。 创造是纠正错误最简单的方法。 使用临时帖子来改进错误,然后再次创建和改进。 创意写作占临时岗位的比例不足30%。 一般纠错能力不够,说明创作太少。 当错误被发现并改正时,书法就会进步。 这是一个关键点,但我经常犯这个错误。

第五:

我不愿意花钱。 我经常长时间使用刷子。 如果我按照我用纸笔的习惯练书法,一半的毛笔厂、宣纸厂就该倒闭了。 书法用笔最常用的技法是“顶切转”。 必须时不时地利用刷子的弹性来“折叠”刷子的尖端。 如果每天写500个左右的字,在弹性的作用下,笔尖会磨损很多。 通常更换需要两个月左右,一般只需一年。 不是不想把刷子磨坏,是因为不懂得用力,就像左扫右舔,像女人美容粉的节奏。 按照这个写法,十年不换毛笔是可能的……

它列出了十个错误,每一个都是我反复犯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