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有书友问我有没有非临时班。 他说自己报了很多班,也花了很多钱,但听课都是那些刚贴出来的东西,什么也没学到。
我当时回答了这位书友,我说临时发帖是肯定有必要的。 要想练笔练字,就得靠临帖。 这是基础。

想了想,也许这不是个别爱书人遇到的问题,所以特地在这里写一篇文章,对这个问题展开一下。
在我们学习书法的时候,有些书友可能会选择自学,但是对于大部分书友来说,还是会选择报班。
现在市面上的书法班种类繁多,教学水平也参差不齐。 初学者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就成了一个问题。
我们选择的不仅仅是课程,还有老师。 所以有的学生先找老师,然后跟这个老师学,报一个班半年或者一年。
这是一种相对安全的方法。 但是要保证你找的老师靠谱,教学水平和人品要靠谱。
这种长期跟进有点像托管。 同学们不用太着急,跟着做就行,老师会给你规划方向,细化细节。
有些书友选择品牌教育机构,比如网上比较大的“墨池”,也是近两年比较不错的机构,名师众多,课程丰富, 更多选择。 但是这种方法对于初学者来说有一个很大的问题-
首先,上面的课程比较分散,每节课只有几个section,很难深入解决一些问题。
比如我之前也在墨池开过一个session,讲的是二旺的笔法,但是三节课的篇幅只能简单的讲讲理论。 在我开设的一年级班里,光是笔法的内容,从理论到技法实践,至少需要十二节课才能完成。 话说回来这只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结合具体的帖子来使用了。
所以Mochi上的这些短期课程并不适合初学者。 初学书法的同学在筛选资料上有一定的难度,你要在众多的课程中选择适合自己的就更难了。 可以报名参加一堆课程并花钱,但这对我没有真正的帮助。 毕竟学书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像解数学题,有不懂的地方可以问。
书法就是题在解题的过程中,也就是练习的过程中。 这不仅仅是问,而是知道答案。 所以这就是跟师傅学习的重要性。
如果你有一定的水平,基本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了,接下来就要进入投稿了,需要解决规则等问题,那么你可以在上面找一些相关的文章 Mochi课程,这个可以大致解决。
第二个问题是Mochi的类格式,可能不适合初学者。 是微信群课,老师在群里发视频语音或文字,导致互动不够。 老师在那里说话,老师看不到学生写的东西。 虽然可以贴图,但是笔可能会有些问题需要视频让老师直观的看。 图片只展示结果,老师基本只能评论结果。 没有视频直观地看到你的用笔过程,很难一下子评论到问题的本质。 所以,我不太习惯微信课堂的形式。
第三个问题是缺乏针对性。 公开课是面向大众的,针对的是大部分的需求。 来上课的同学和老师都不懂,不懂,更谈不上因材施教。 这个大家都懂,我就不多说了。
先来说说前面提到的第一个,选师随从,要注意什么? 或者如何选择这个班级。
老师本人的水平就不用多说了。 初学者会知道自己是不是中国书法协会的,参加过哪些展览。 不要和我争论中国书法协会的水平不一定高,或者高手在民间,除非纯粹是为了兴趣,否则你学书法一定要有一个好的开端,你必须知道 你的水平在哪里。 书协和国展虽然不是绝对的,但至少可以作为衡量标准。 有标准你不信,还得信世间一些歪门邪道的鬼话,那就无话可说了。
言归正传。 第二点我们要看这位老师的教学内容。 最直观的体现就是教学大纲。 看大纲,对笔触的内容有没有系统的安排。
就像文章开头的书友遇到的,如果老师只让你把字帖抄得一模一样,评论的时候,他只会告诉你“你写的这个字不, 你看帖子里怎么写的,我给你演示一下,你得这么写。” 就是让你看他的字,然后自己练习。不用说,他不仅没有一套系统的笔法教你,他可能连怎么教都不会。
提示贴 是肯定有必要的,大家都知道临帖是基础。但是道理一定要明白。我们不是为了发帖而发帖,我们是用发帖来练笔法的。 每一笔落下,你锤炼的是写这一笔的“动作”,这个“动作”是老师要教给你的核心笔法,如果这个核心没有教清楚,那么不管贴子再多 ,只是背字形,后面创作是不可能的,其实核心问题还没有解决。
所以我把笔法作为课程内容中最重要的部分。这 体现在我自己的课程大纲中,人物的结构处理,虽然说的是s 结构,也嵌套在笔法的实际应用中。 然后是完整的临时贴,既有笔法又有结构。 所以这些都是一层一层的一步一步来的。
所以书友们报课的话,不管是我的还是老师的,内容一定要以核心为主。 除了内容,去其他的问题。 这是我对书法爱好者如何选择书法培训班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