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是一个文明传承的基本载体,我们之所以能够有如今登月兴雨的能力,是因为我们的知识传承自无数天资卓绝的先辈,他们把毕生所得用文字记录了下来,我们才能追寻前人的足迹,在通往真理之路上越走越远。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一直无声倾诉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进展。汉字造型优美,由它发展而来的书法是我国的珍宝,从古至今书法名家数不胜数,千金难求一字,可如今像朱之文这样的明星,竟能以平凡的书法作品卖出天价,其中缘由值得深思。
朱之文是山东菏泽人,菏泽地处4省交界处,有全国戏曲、书画、武术之乡的美誉。在菏泽的历史上,尧舜二帝都曾在这里留下过许多传说,刘邦称帝、黄巢起义等重要的历史活动都发生在这里,菏泽可以算是华夏民族的发祥地之一。

1969年出生的朱之文,却因为家庭的缘故从来没有机会饱览菏泽的名胜古迹。在他的印象中,从出生的那天起,家里的生活就一直是穷困潦倒,有的时候连温饱都得不到保证。越是贫苦的家庭,就越希望能多有几个子女,等到后代有自立能力后,就让他们外出打工挣钱,这样一来就可以有效地改善家庭的现状。
此方法确实能缓解一下家里的经济压力,但对于后代们来说,这会剥夺他们许多选择的机会。朱之文并不是家里唯一的儿子,在他上面还有2个哥哥,家里姐妹也有不少。朱之文幼年的时候,就要靠父亲和打工的长兄们一起供他上学,衣服穿的都是兄弟们穿不上的衣服。
父母为了撑起这个家,每日起早贪黑地干活,朱之文早起的时候,都是靠同样年幼的姐姐们热好窝头,他吃过后再去上学。菏泽纬度较高,到了寒冬腊月,泥土地都被冻得十分结实,贫困的朱家家徒四壁,只能挤在一起相互取暖。

还好朱之文从来没有被艰苦的现实所吓倒,他在课堂上刻苦学习,坚信总有一天自己会靠着不懈的努力,让家里人过上好日子。菏俗种类十分丰富,朱之文在上学的路上,也会看到唱皮影、耍杂技的,他只要一听到铿锵有力的唱段,就不由得跟着哼上两句。
一来二去,许多民间著名的戏曲对于朱之文来说,都变得耳熟能详了。在班里举行活动的时候,他都会积极地报名参加,并精心准备自己的歌唱表演,回到家里,他也会唱上几句,为贫苦的家庭增添几分欢声笑语。
如果朱之文能够一直这样生活下去,等到成年后就可以为家里承担一定的义务,可是这个家庭又发生了悲惨的变故。朱之文的父亲常年劳累过度,最终病倒了,家里有那么多人需要养活,再也拿不出多余的钱给父亲看病。

1980年,朱之文的父亲去世了,家里顶梁柱的离开让这个家庭沉浸在悲痛之中,可残酷的现实令全家人不得不直面当下的问题。以前父亲健在的时候,日子虽过得困难,但还是能保证子女们的生活、学习。
自从父亲走了后,单单依靠长兄的劳动,只能勉强解决生存问题,10岁出头的朱之文辍学,和母亲一起打点家里。16岁那年,朱之文已经有了基本的劳动能力,就随着村里的人一起到北京打工。

此时朱之文成了一位1米8 的汉子,身强力壮的他看上去和20多岁的人没什么两样。朱之文辍学早,没有什么文化知识,只能和乡亲们一起靠卖苦力气为生。工地的老板是个热心肠的人,对待工友们都像亲兄弟一样,山东汉子们朴实豪爽,干活从不偷工减料,有多少劲出多少劲,工作效率非常高。
老板体贴员工能干,工地上的氛围一直都不错,朱之文很快就融入到了这个集体中。一天日头太热,工头就提议休息一会,在休息的空挡,他们就和往常一样谈天说地。当话题转到音乐上的时候,忽然有位乡亲想起朱之文年幼的时候特别喜欢唱歌,工友们就起哄让朱之文唱一首解解乏。

朱之文见推辞不过,就在场地中央唱了一曲,歌声浑厚穿云裂石,一首唱完后工友们都听醉了,纷纷喝彩赞扬他的歌声。渐渐地,朱之文的名字不胫而走,在当地有不少人都知道有个农村来的汉子,能把一首歌唱的余音绕梁。附近有婚庆典礼或是商店开业的时候,也会请他去唱歌助助兴。
随着电视的普及,各种电视选秀变得十分火热,朱之文就在工友们的推荐下,参加了一个选秀节目。可是选秀节目需要报名费,这对他来说也是一笔巨款,就在他犯愁的时候,他的老板资助了他一笔钱,有了老板的支持,他穿着一件棉衣就踏上了选秀之路。

在节目上,老实巴交的朱之文一出场就引起了不少的讥笑,他面相憨厚,还穿着一件寒酸的绿棉衣,一看便知是村里走出的庄稼汉。可当朱之文一亮嗓子,全场都被他的声音吸引了,表演结束后,评委们简直不敢相信他从未进行过专业的歌唱训练。
朱之文从此一炮而红,凭着优美的歌声登上了春晚的舞台上,在这之后,他的演出邀约不断,生活也有了起色,他还特意拜了音乐泰斗于文华、金铁霖为师,磨练自己的音乐水平。
真的是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朱之文走红之后,十里八乡的街坊邻居都前来贺喜,还有人不远万里登门拜访,希望能成为他的徒弟,甚至还有人想求得他的墨宝。

音乐和书法都属于艺术的一种,朱之文在唱歌方面取得一番成就后,也觉得书法是一门值得钻研的学问,就在书法上面下了一些功夫。朱之文有副天生的好嗓子,可在书法方面就没有太多过人的天赋。他10岁辍学,之后一直在打工,就算出名后也从未碰过笔杆子,练习一段书法后,水平也没什么进步。
怪就怪在,人红之后好像做什么都有了权威性。朱之文的毛笔字不能算作楷草行隶中的任何一种,仔细看还有一点潦草,就连刚启蒙的幼童都能写出更好的字体,可他的一篇毛笔字,就能卖出1字4万的天价。

朱之文在音乐方面确实有着非凡的资质,他也靠着得天独厚的嗓音条件,成为了著名的歌手。可这并不意味着,他的书法作品真的能有一字千金的价值,真正的原因还是靠着朱之文本身的名气。
无独有偶,一些影视界、音乐界的人在出名之后,也会跨行办起餐饮业。店名多以明星的名字演变而来,开业当天会有不少名人前来捧场,看上去生意十分火爆,但一看价格,要比同类食品贵上数倍,味道也没有任何出奇的地方。

就算是这样,还是会有人冲着明星的名气前去品尝,这和高价求购朱之文的毛笔字如出一辙。随着祖国逐渐富强,人们的工资水平也在不断上升,越来越多的人能够享受到现代化生活的便利。
一些人有了钱,就想追求有品质的生活,可他们不能正确理解品质的含义,盲目地认为明星的东西就是高质量的代名词,花费重金求购出自明星之手的产品,当把朱之文的毛笔字买回家后,后悔的估计还是他们自己。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