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对我们来说有局限性,所以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文学和其他艺术形式,跨学科、跨学科吸收营养。” 8月25日下午,惠州市书法家协会邀请中央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邱振中教授来惠州举办题为“书法训练与创作”的书法讲座。 讲座在惠州博物馆学术报告厅举行,260余名书法家及书法爱好者聆听了讲座。
当天下午,由于台风影响,下起了大雨,但并没有阻挡观众的热情。 他们有的来自深圳,有的来自广州,有的来自内蒙古包头。 会场座无虚席,一些观众还挤在过道里聆听邱振中教授的指导和分享。
邱振中认为,寻找前辈特别是古籍的支持,不是保守,而是获得真正强大的基本功。
邱教授在讲座中介绍了书法训练与创作的五个层次。 邱教授表示,第一层次是指社会上各类书法爱好者和大多数作者在群众性书法展览中所达到的训练水平; 第二个层次是专业技术培训; 第三个层次是练习写作; 第四个层次是真正写出有自己风格的作品;
邱振中教授还提到了几个关于创作的观点。 首先是学习借鉴。 在创建之前,请务必熟悉现有的最好的。 “书法发展了几千年,我们一定要关注前人做了什么,得失是什么,否则就别指望真正进入这个领域,更别说做出重要突破,写出自己全新的东西。”
其次,开阔视野。 不要只盯着自己感兴趣的风格,而是看看古代和现代的杰作,在古典和当代的创作中寻找一切能够支撑你的东西,真正进入你所面对的作品,而不是用你现有的习惯到处碰触。 寻求前人尤其是古人著作的支持,并不是保守,而是获得真正强大的基本功。
三是跨学科、跨学科吸收营养。 无论专业人士的时间限制有多紧,这都不是我们不关注文学和其他艺术形式的原因。 书法给我们的东西是有限的。 比如对人性的理解和对人类情感的微妙体验,书法给我们带来的很少,但这些对于人的品格和发展却非常重要。
还有想象力。 说实话,很难从书法中得到足够的想象力训练。 书法中程式化的东西所占的比例太高了。 比如凡是盖印章的地方,就有程式化的东西。 这阻碍了想象力的发展。 “这些都要借助其他领域来弥补。单从这一点来看,文学作品——包括诗歌、小说,以及其他艺术——音乐、绘画、戏剧等,都是重要的支点。”
活动现场,邱振中也积极与大家互动,耐心一一解答。 讲座由浅入深,引人入胜,让听讲座的书法爱好者深深感受到书法艺术的深厚底蕴。 讲座结束后,不少听讲座的书法爱好者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文/图惠州日报记者龚小蕾、通讯员罗日松